很多淘宝中小卖家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销量高也没有好的排名?为什么是新品,却也没有得到扶植?为什么同样的款式,同样做的推广方式,别人的手淘首页流量哗哗的,你却屈指可数?这么多的为什么,其实可能只是因为没有搞懂淘宝流量的分配规则。那么关于淘宝流量的分配到底是什么的呢?
我们都知道,新品上架后,系统会在某个不定期时间段内分配给宝贝流量,在这个时间段内,如果宝贝点击率高,点击反馈效果好,宝贝将会持续得到更多流量。在这样的一个大原则下,目前影响流量分配的因素也在逐渐增多。
1. 碎片化导致流量的渠道入口越来越分散
一般生意参谋里,在“流量”这个功能模块的“来源分析”里面点击“店铺来源”,会显示最近30天无线端的数据。
从大的方向看就是淘内、淘外、自主访问,然后淘内流量细分成免费流量和淘宝付费流量。前些年流量的获取基本集中在有限的一些渠道上:免费的搜索流量、付费的直通车流量、钻展、淘宝客、活动流量。但是现在我们点开“淘内免费”会发现:
一个店铺显示的渠道入口就有21个,虽然更多的卖家集中在“手淘搜索”、“淘内免费其他”、“手淘问大家”、“手淘旺信”上面,但是其他的卖家可能有集中在“手淘首页”的,有集中在淘宝直播的,有集中在生活研究所的……而这其实就是一种碎片化的模式。这种碎片化对购物的影响体现在:购物时间和购物渠道的碎片化。
以前我们在PC端买东西,常规的浏览行为是:打开淘宝(或者天猫)首页,然后在搜索框里面搜索关键词,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下单购买。换句话来说,在PC端,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我们有需求了,然后主动去买。
但是相比较于无线端的购物行为,消费者可能是看了一篇文章然后买的东西,也可能是看了一个直播买的,而这种渠道当前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流量的进店入口在未来甚至有可能被无限打散,哪怕是平台自身的流量。在我们只考虑自身流量的时候,你就要重点关注他的推荐逻辑了。也就是说只要是来自平台的流量,都会有他的推荐规则。抓住了这些规则,你才能获得更多的流量。
2. 平台会把更多的流量匹配给“优秀的店铺”
我们都知道淘宝在前几年的时候,提出过一个说法:去爆款化,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重点扶植“优秀的店铺”。在早期的爆款思维模式下,流量会更多的向大爆款倾斜,搜索排序规则也更多考虑产品本身的得分。
但是现在淘宝宝贝排名得分是“店铺综合得分”+“单品得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只不过现在在“小而美”的趋势下,店铺的综合得分占得权重越来越高。那么问题就来了:店铺的综合质量得分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店铺层级——这是决定天花板上限的,层级低的店铺,单品再牛,能够获取到的免费流量也是有上限的。这其实很好理解,大店理应得到更多的扶植,因为人家有实力。
店铺的服务质量——包括DSR评分、有没有品质退款、退款方面的其他数据等等,这里面尤其要关注DSR评分的变化趋势,如果持续下滑,对服务质量得分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全店的动销情况——这个不仅仅是所有的商品都不是滞销商品,都有销量,如果店铺中绝大多数宝贝的销量都很少(比如就一两个),那也代表动销率不好。在不同的行业中,对于动销率的指标会有一个阈值,也就是分界线。比如服饰类目,对动销率的要求就比较高,尤其是到了第三层级以后,因为在第一和第二层级的时候,资源的限制,考察单品的运营能力就会比较多。
违规扣分的情况——店铺有违规扣分,对于整体综合质量得分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多时候大家不要看单品降权就觉得对店铺内其他商品没有影响,直接影响可能没有,但是会通过影响店铺的综合搜索权重,进而影响你单品权重。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有时候你一个店铺违规,会导致爆款流量急剧下滑了吧。
3、
根据消费者的行为标签进行销量加权
消费者不同的消费行为对产品产生的加权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活动产生的销量,因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低价促销的刺激,并不能最大限度的反应消费者对你产品的认可,所以这种销量的权重就会低一些;但是如果是一个老客户,在搜索关键词的时候,又看到了你的店铺,因为以前购买过你的商品,所以继续选择相信,这种加权效果就会很好。
消费能力强的,经常购买
淘宝高客单价
宝贝的,这类买家属于优质流量。消费能力差的,低客单价的消费买家,这类买家属于劣质流量。
以上就是有关于淘宝流量的新匹配规则,我们在做电商运营,淘宝运营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淘宝规则,再去针对性做运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店铺运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