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运营:如何准备一场高质量的直播?

作者:顶尚众创空间  全文2065字 阅读需7分钟

随着购物方式的改变,同时直播可以直观感受商品使用场景及效果,越来越多的人边看直播边购物,因而淘宝直播已经成为买家们所热衷的购物方式。

很多商家迎合市场需求,开启直播卖货销售方式。而对于一些刚接触直播的新手商家而言,怎么开展直播卖货一头雾水。

做直播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怎么做直播,才能高效变现?

一、准备直播预告

直播预告一方面能达到给直播间引流的效果,另一方面进来的流量更精准,有利于提高直播间的互动及成交。

在准备预告的时候,需要筛选直播中的优质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包装推广及直播广场浮优操作。发布后受户可提前通过预告了解直播内容。

感兴趣的人就会点进直播间,这些都是你的精准用户,成交率比较高。另一方面,你可以在预告里提前上线产品。开播后,根据产品特点,后台大数据会通过计算匹配更多的精准用户。

二、如何填写预告

一个完整的预告一般是由标题、简介、封面、购物袋宝贝四个方面组成。

我们先以淘宝平台为例,当你进入淘宝直播的后台设置,首先需要填写标题,即用一句话形容你的直播间。要让用户通过标题产生好奇,最好能形成固定的个人风格。切记不要在标题写利益折扣相关。

预告的封面图是重中之重,因为用户正常的反应是先看封面,再看标题,再去看简介,所以你的封面设计需要非常吸睛。封面有很多规则不能触碰,淘宝直播频道的封面不能出现文字,拼接图、边框图,上淘宝首页的预告视频除了上面的要求,logo也不可以出现,背景墙不能有文字,不能出现大面积黑图。

关于购物袋里的商品,发布预告的时候是可以一起发布购物袋里的产品的,且预告时宝贝越多,越能匹配到更多的精准用户。

发布及审核时间,淘宝平台需提前一天发布,不能晚于直播前一天的16点,发布后会有专职人员进行审核。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只审核第二天的直播预告,审核后用户可以在中控台查询结果,如果审核没有通过,可以再次发起,重复以上步骤。

关于封面和视频的尺寸大小,淘宝直播在频道页的封面大小是750*750,手淘首页的封面图是16:9,两者除了大小不同,内容必须统一和一致。时间3至5S,大小在2M以内。

三、直播间工作的统筹分配及人员配置

一场直播的团队组成一般涵盖主播,其次是保障直播顺利进行的技术人员、前期的选品人员、还有做一些辅助工作的员工。

①主播

每场直播需要至少有一位主播出镜,我们称作控场主播。控场型主播是一场直播中的必备,对其能力要求自然较高。

主播需具备强大的控场能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让整场直播按照正常的流程走完,这是基础要求。此外,除了控制直播间的秩序,还要对直播间的产品足够了解,在保障流程的基础上推商品,促成直播间成交。

具备较强的反应能力,面对直播间里的突发情况,要及时给到最佳解决方法。比如测试某款产品时出现了失误,要怎么解释才能让用户接受并继续购买,都是对主播反应能力的考验。

如果产品过多或直播间举办活动、互动较多,可以选择多个主播出镜,除了控场型主播,还可以增加直播助理。

②助理

助理工作就是协助主播,包括前期直播脚本、流程的核对,直播时及时反馈用户的问题,并在后续跟进,直播结束后的粉丝维护,除此之外,助理也要对产品的特性和作用了如指掌,引导用户下单。

有了助理的情况下,主播就可以专心介绍产品,走流程,两个人共同配合,不会那么疲劳,效果可能也会更好一些。

③技术人员

负责直播间里涉及技术方面的工作。除了最基础的设备问题,最重要的是在直播时,保证优惠券、链接等在对的时间出现。

一场电商直播,除了主播、技术人员,其他辅助人员,比如选品人员、现场协助人员的工作也同等重要,因为直播电商不是指直播这一件事,而是一系列的事,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直播。

四、带货流程演练

一段从没讲过的话术,口才再好的人也会磕绊,一个新流程,第一次走难免会生疏。所以演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主播直播的熟练度和顺畅度,避免正式直播时出现流程混乱、话术磕绊等尴尬情况。

①重点一:商品的顺序

商品过多就会容易造成混乱,因此演练的目的是确认顺序正确,一定不能出错,一旦有一个顺序错了,后面的都会产生混乱。一般低价位的生活用品比较容易打开用户的购买欲望,接着陆续上线不同品类、不同功能的各类商品。

②重点二:产品介绍及试用

关于产品的介绍一定是在实际使用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范围内的自我发挥。电商直播和传统电商最大的不同就是,直播间里会对自家的产品当场试用,试用的目的是用户看到动态效果后,产生购买的冲动。

如果你今天的直播间主打一件显瘦的风衣,但是主播穿上后却显得虎背熊腰的,这种情况就需要换一个身材更好的主播,或者换一件真正显瘦的风衣。

③重点三:直播间里的优惠政策,一定不要出错

在演练结束之后要进行一个复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总结演练中所有出错的点和衔接不顺畅的点。然后通过上面总结的点,推测演练中没出现、但可能存在出错风险的点。最后,改正错误的点,排除有风险的点,优化整个流程。

2021-01-28 17:41阅读700次